您所在的位置:首页>请您欣赏>景区美文

天柱峡漫游(三章)

姚兰| 2020-05-23

桃源湖:柔软的时光

     一座小巧的楼,点缀在青山的怀抱里,坐在临水廊檐的茶台前,呷一口清香无比的天柱剑豪,或是品一杯余味无穷的封缸糯米酒,于五月的微风里,我们的惬意会从舌尖弥漫全身,陶然而醉,思绪便不由自主地穿越到晋朝了。

怪不得眼前这湖也叫“桃源湖”。山影波光,幽明变幻,可诱出文人们丰富的想象。来了,就不想离开了,一柱香或一壶茶的功夫,脑中就冒出个念头:若做个天柱山民,多好!日夕耕地锄草,种菜采茶,与雾岚鸣鸟林木修竹为伴。住进半山腰里的“仙庄”,像左慈一样,定会修炼成“仙人”。看几页书、画两笔画,伏案累了,趁歇息之时,沏一壶茶,摘几枚果,望望远景,听听山歌……如此柔软的时光,定是半生红尘之后最大的梦想吧?千丝万缕,满身心的凡尘,一旦走进这方水土,被山泉一洗,被清风一吹,只留得一副清奇之气,清纯之容,犹如初夏雨中的清荷,亭亭复亭亭。

湖虽不大,有小鸟穿梭,有清风环绕,有茂林环护。夏夜凉爽,倘设一方书台,一架古琴,沉香缭绕,雾霭氤氲,彷如再现当年王荆公“舒台夜月”之胜境。“台高月皎洁,清影照四廊”,今之喧嚣世界,有一角这样的圣境,于我、于你,俱足矣!

 

 

桃源湖

飞瀑群:潜山不恨水

己亥年到天柱山,返程路上,有朋友出一上联:潜水别潜山,潜山恨水。求下联。

此联甚妙,涉及山、水、人,语带双关,不仅考量了历史地理人文知识,更需具备高深的诗联修养,方能对出。苦思冥想至今,我无法对出下联,今漫步天柱峡后,不由自主地说“潜山不恨水”。

潜山名士张恨水,何以自称“恨水”?如今看来,其意明显。

潜山,幸好有水。山无水不灵,山无水不秀。无水之山,当是缺土缺木,顽石遍布,是留不住水的。天柱山,既被汉武帝及至后来的禅宗二祖三祖看中,必然有其独特之处。春末夏秋之际,天柱山中的飞瀑群,飞流直下,瀑响十里,潭瀑相间,曲折连环,飞滢溅雾,这峡谷中的春水、夏水,青春飞扬,正在跳着欢快的迪斯科。

通天瀑、游龙瀑、佛珠瀑、裙衣瀑、彩虹瀑、虎掌瀑、龙涎瀑……亿万年来,山石与流水,相辅相成,在皖西南大地,上演着一出出壮观的歌舞剧,展示着一幅幅活色生香的山水画。千姿百态,气势恢宏,豪迈壮观。

瀑布与枫林、与修竹、与山花交相辉映,如此壮观的瀑布群,大概在国内外绝无仅有吧?

潜水、皖水均穿梭于潜山,犹如阳光普照,滋养着古舒州的子民。它们在山之南,与长河牵手,合力成为皖河,之后唱着欢歌走进长江,浩浩汤汤奔向大海。

谁能说“潜山恨水”呢?潜山,真真切切得益于“水”。

潜山不恨水。

 

 

通天瀑 

天柱峡:低处的风彩

   到过天柱大峡谷,见过峡谷奇人贺燕昌,我就恍然了,为什么汉语里有个词曰:虚怀若谷。

   贺燕昌,生于天柱山半山腰的茶庄,日夕汲取古南岳的刚毅与仁良,二十年的北国军营磨炼,一路凯歌,于新世纪初,告别军营的激越,牵手北国女子,回到了天柱山。或游走于峡谷仙境,或对坐于桃源湖畔,看山花静静地绽放,听布谷啁啾于密林,穿雾岚,逗游鱼,聊志趣。终于抛却纱帽,远离厅台,沉到峡谷,日日与生养过自己的土地和父老乡亲们亲近着……

   一个又一个春秋过去了。贺燕昌迎来了国运昌。贺燕昌拥有着最好的山水、蓝天和空气,他用在军营练就的个性和顽强,精心打理着这片绿水青山。他挽着妻子,随同春天,从茶庄起步,从桃源湖出发,像水流,那么顽强,那么执着;像流水,往低处走,钻进大峡谷,亲近着峡谷里的一草一木。终于,他们的心血也如春风一样,将大峡谷中的一切,描画成了美丽的诗句。勤劳的手指点石成金。  

擎天一柱,雄伟、刚毅,这座26亿年前形成的世界地质公园,两千多年前曾深深吸引着志向远大的汉武帝,“古南岳”这个称呼啊,千百年来又吸引着无数的僧人信众、文人雅士。

天柱——天柱,倘使只有峰峦、奇石,则太过阳刚。裸石毕露,无土无水则无木。无木之山,不能称之为青山;有山而无水,仍算不上宝地。既有山又有水,阴阳平衡,乃得风水之上佳。天柱山幸得大峡谷,大峡谷依仗着天柱山。

游客们大多景仰着天柱峰之“擎天”气势,铁骨铮铮,有如刺天宝剑,又如擎天巨擘,指引着你向上、向上!

可用双脚踏踏实实丈量过天柱大峡谷之后,你的胸中一定会升华出一种新的境界,会有更深层的体悟,那就是:人生,不应只有山一般的眼界,其实,我们还可以像流水一样,像贺燕昌一样,往低处走,有水一般的襟怀

往低处走,也会开创出一片新的天地,也会展示出自己独特的风采。那种风采叫“虚怀”。那种襟怀便是天柱峡的境界。


 

仙庄

 

(姚岚,安徽宿松人。中国作家协会会员,安徽省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。现为安庆市文联副主席,安庆市作家协会主席,《振风》主编。

主要著作有长篇小说《留守》、《花开何处》、中短篇小说集《疼痛》、《越狱》,报告文学集《雁过留声》、散文集《风景无价》等,主编或参与编写的书刊近20种。长篇小说《留守》获得安徽文学奖二等奖(省政府奖),被业内誉为全国第一部反映留守群体的长篇小说。在《中国作家》、《中国报告文学》、《儿童文学》、《清明》、《新生界》、《星火》、《萌芽》、《安徽文学》、《阳光》等各级报刊发表小说、报告文学、散文等各类作品200余万字,作品入选《儿童文学领军佳作》、《小说眼·看中国》、《华夏散文精选》等二十余种选本。获得安徽文学奖(省政府奖)等各类奖项几十次。)


天柱山大峡谷

景区服务热线: -     05568146208 05568146198

投诉电话:18130576577
急救电话:18130576577
联系地址:安徽省安庆市潜山市天柱山镇茶庄村
天柱山大峡谷官方公众号
扫码关注
天柱山大峡谷官方公众号

版权所有:安徽天柱峡谷旅游发展有限公司 CopyRight © www.tzsdxg.com All Right Reserved.
备案号:皖ICP备2023027505号 |  地址:安徽省安庆市潜山市境内 咨询电话 0556-8146208  0556-8146198 
官方网址:http://www.tzsdxg.com 技术支持:心品科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