身为北国人,来潜山栖居十一年,没去过天柱山峡谷,一直在心里想象着它的样子。多年的耳濡目染,让我对南方的美深有感触。我便竭力在想象中逼近峡谷的真实形态——群山逶迤间,一条沟壑横贯绵延,山巅之水奔腾跳跃,山因水而灵动,水因山而秀美。

这样的想象,总会让人心生冲动。
春水初生,悬崖飞纱,峡谷的春天,正是聆听山高水长的好季节。踏上去天柱山峡谷的旅程,是芳菲将尽的四月。出潜山城区西行七公里,转入盘山公路,车辆盘旋二十分钟,一道飞瀑跃入眼际。

“天下莫柔弱于水,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。”此言道破了水的柔弱与坚韧,峡谷之水发源于天柱山巅,流淌于沟沟壑壑,穿行于茂盛的山林,那飞流悬沫直落九天的瀑布,辗转山间的鸣泉,让人跌入大自然美的漩涡。
峡谷的水,腾空飞落,气势磅礴。“天劈苍崖九派通,从来此地距游龙。飞流悬沫三千尺,灌木连云几万重。”这首诗道出了通天瀑“惊涛拍岸,卷起千堆雪”的壮观,坚韧顽强的峡谷之水,涵蕴出峡谷英豪之气。站在通天瀑下仰望,天空高邈,心灵瞬间被净化,慢慢挣脱尘世的烦恼,进入一片宁静。
峡谷的水,如轻纱薄雾,姿态万千。清澈的溪水在岩面上腾起洁白的细浪,如斜风细雨般淅沥着的雨雾,弥漫在河谷之中,潮湿了岸边的植株,也醉了游人的眼。这里流传的七仙女传说也一如这瀑布,温婉多情,让人柔肠百结。瀑水之音娓娓如诉,曲水清流,如弦乐清丽委婉,韵味悠长。

这峡谷的飞瀑,崖上的激湍,是涵蕴峡谷的血脉,哺育了峡谷的神奇秀美。峡谷的美,美在水,美在水润泽过的风物,它是大地奏响的山水清音,是地球赐予的一个遥远故事,是大自然的画笔描绘出的一幅水墨丹青,让人静心去品味它如诗如画的风景和似水流年。
峡谷的山是温柔的。到了四月,峡谷披上了一件绿裳,松林竹海青了又青,绿了再绿,即使隔了时空,也能遥想那没有一丝杂念的绿,让人的心思在与它的想象或对视中变得更加柔软。
峡谷的湖是澄明的。漫步于湖畔小径,徐徐清风仿佛多情的女子在耳边呢喃细语,雨后初晴,湖面变成了一块绿色翡翠,水映群山山衬水,一湖碧波,像极了恋人温柔的眸光,有幽思也有柔情。
登上湖上的游舫,在满目的翠绿中向前游溯,向着湖的深处慢游,记忆的波纹就会像游舫漾起的涟漪,在心底悠悠荡漾。船家轻唱前的一声轻咳,未成曲调先有情,一唱三回声,眼前飞燕,掠过湖面,掠进树林。
月朗星稀的夜晚,沐着月华,披着夜露,不妨到湖畔看平湖月色,过往的旧梦,一团团将我们包围,月色浮在水面上,似在轻轻唤醒逝去的年华。前方凉亭,也沉入到这山水的梦里了,亭内仿佛烛影摇红,有位佳人,亭亭玉立。

醉方醒,声已消,湖畔人家点点灯火,星漂月摇,此刻,面对峡谷的水,我真想鞠一捧思绪的浪花,遥想它的前生今世,也想拾起一缕思念的情愫,重温爱的旧梦。